
蘇絢慧(總監)
Specifications
-
最高學歷:
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博士班 在讀
-
經歷:
諮商心理師。目前擔任璞成健康心理學堂總監、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。
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。在助人領域工作超過二十年。曾任醫學中心社會服務室與安寧療護臨床社工師、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,前後經歷十三年。也曾兼任大學學生諮商中心、社區型諮商機構等諮商心理師工作。
與各助人單位、基金會與協會長期合作開辦專業訓練課程、生命探索與成長課程。特別聚焦在失落經驗探索與悲傷轉化、自我情感滋養照顧與生命早年傷痛療癒..等主題上。推動足跡遍及台灣各地外,也在馬來西亞、新加坡及中國等華人地區,帶領工作坊及進行大型演講,協助民眾落實「自我」與「關係」療癒及成長的生命課題學習。
至今已出版20本心理範疇作品,主題涵蓋臨終關懷、悲傷療癒議題、自我人格發展及整合、情感創傷修復及關係議題。除了以寫作推動心理觀點之外,長期投入心理教育講授、團體課程和工作坊帶領、個人心理諮商等工作。出版及心理專業推廣足跡遍及華人社會,是許多機關、單位及民眾所信任的心理專業工作者。
※曾任
各社會福利機構喪親與失落者情緒支持團體帶領老師
張老師基金會台北諮商中心執業諮商心理師
台灣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新北分會喪親者情緒支持團體老師
台灣器官捐贈協會喪親情緒支持團體帶領老師
臺灣神學院教社系、神學系兼任講師
曾任台灣馬偕醫院社會服務室、安寧療護中心臨床社工師
曾任台灣呂旭立基金會兼任諮商心理師、臺北教育大學諮商中心兼任諮商心理師
第二屆臺灣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
曾任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暨臨床教師
前任張老師基金會台北中心諮商心理師
-
專業領域:
失落悲傷諮商、早年傷痛療癒、自我療癒、情緒議題諮商
自我發展主題、表達性藝術療癒、書寫創作療癒
-
講師著作或專欄:
《死亡如此靠近》(2001年,大塊文化) 臺灣金鼎獎最佳文學類著作
《請容許我悲傷》(2003年,張老師文化)(大陸由譯林出版) 臺灣金鼎獎最佳社會科學類著作
《這人生》(2004年,張老師文化)(大陸由譯林出版)
《生命河流》(2005年,張老師文化)(大陸由譯林出版)
《喪慟夢》(2007年,張老師文化)(大陸由譯林出版) 臺灣金鼎獎最佳社會科學類著作
《於是,我可以說再見》(2008年,寶瓶文化)
《因愛誕生》(2009年,寶瓶文化)
《當傷痛來臨:陪伴的修練》(2011年,寶瓶文化) (大陸由江蘇文藝出版社)
《愛,一直都在》(2012,張老師文化)(大陸由譯林出版)
《其實我們都受傷了》(2013,寶瓶文化)
《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》(2014,寶瓶文化)
《死亡如此靠近》(新修版)(2014, 寶瓶文化)
《為什麼不愛我》(2015,寶瓶文化)
《七天自我心理學,找回原本美好的你》(2015,究竟出版)
《你過的,是誰的人生》(2016,究竟出版)
《親愛的,其實那不是愛》(2016,寶瓶文化)
《敬那些痛著的心》(2017,究竟出版)
《入夜,擁抱你》(2017年,麥田出版)
《完美情人不存在》(2018,平安文化)
《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》(2018,究竟出版)
《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》(2019,三采文化)
《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》(2020,三采文化)
《受害者情結》(2020,平安文化)
《療癒孤寂》(2020,天下雜誌)
《立下界限》(2021,天下雜誌)
《慣性討好》(2021,三采文化)
《獨立鍛造》(2022,究竟出版)
經營臉書粉絲頁「蘇絢慧的隨想文字空間」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ace.su.counselor/?fref=ts
「同哀傷」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oss.grief/?fref=ts
-
講師專業證照:
2000年台灣社會工作師高考及格
2007年台灣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